這次的旅行,其實大概早在半年多以前就已經計畫好,只是計畫通常都趕不上變化。而這次也不是兩個人出遊,而是四個大人,外加一個剛滿一歲的小孩兒,也算是挺新鮮的事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計畫
通常,旅遊行程這件事情,在出發之前都只是寫好玩的。我直到出發的前一個禮拜,都還在更改飯店,說起來也是挺新鮮的,畢竟,臨時改動行程本來就不是我會做的事情。而,也因為有小小孩的同行,某些事情就不能定的那麼明確。
九州,扣除福岡這樣的大都市,交通上其實頗不方便。而九州著名的鐵道之旅,其實要訂車票也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,雖然在 JR 的官網
[http://train.yoyaku.jrkyushu.co.
我沒有寫錯字,而是故意寫錯字的。夜裡還在想著自學這件事情,然後今天早上 TonyQ 就開了地圖砲,這算是不謀而合嗎?還是說透抽開了夢境第三層,跑來植入潛意識呢?
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天生融合
認識的朋友裡面,大概只有吳姓網友 (@Even)
擁有這項技能了。一直以來,我對於美感或是設計這一類人,大多都是羨慕的(或者,音樂方面的高手也是!當然,有些事情並不是天生的
,扣除掉這些事物之外的,剩下的只是自學而已。
不過真的,自學還能融會的這麼微妙且強而有力的,吳姓網友當之無愧便是。
有點離題。我一直思考的是跟 TonyQ 不同面向的事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通常夢境進入第三層,時間就約莫放大了 1000 倍,或者換句話說,時間維度被強大的重立場壓縮後放大,放大了 4380 倍左右。
不過 Docker 做什麼事情都 3 秒,所以不會讓你等太久(欸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裡沒有 Docker 的什麼基礎介紹,左轉不送謝謝。
通常我們在 Docker
上面製作一個容器時,都是希望我之後可以持續使用這個容器。當然,一開始的目的如果是拋棄式的話,就沒有這種顧慮就是。從映象檔建立容器這件事情很容易,但是建立好之後,我們可以怎麼多次利用這個容器?
Docker 提供了兩個方式(
為了避免腦袋久了變成水母,所以趁現在記憶鮮明的時候先寫下來,這樣以後被起底才會有東西可以爆料。AngularJS 也不算很新,現在大家都在玩 ReactJS
了,反觀我自己關心的 Famo.us 草都這麼高了(比畫胸口
希望有時間回去整理 Famo.us 啊(遠目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參考
Gantt chart component for AngularJS [https://www.angular-gantt.com/]
架構規劃
粗略說明一下,
* core 核心的檔案都可以放在這裡面
自從我膝蓋中了一箭,AngularJS 什麼的就全部都忘光光惹!本來還天真的以為 ng- 天下無敵,結果本來想偷懶直接 ng-bind-html
然後惡搞一下,結果就 GG 惹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具體的需求與作法大概是,
* content 是由使用者產生的 HTML 內容,無法有統一的樣版。
* $alert() 透過特殊的 Service 來呼叫一個燈箱,燈箱中顯示 content 內容。
* ng-bind-html 雖然可以透過 $sce 來產出,不過餵給他基本上沒什麼效果。
* $compile 可以用他來重做一次